
周報記者方彬/文李昭翰/攝
“阜陽缺不缺水?”提起這個問題,大多數市民第一反應:不缺。在很多市民眼中,阜城水網密布,潁河、泉河穿城而過,應該是一個不缺水的城市。然而這僅僅是表象。
記者從市水務部門了解到,我市是一個嚴重缺水地區,人均占有水資源量不足全省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、全國的五分之一。且在這種現狀下,我市水資源浪費、污染現象嚴重。業內人士指出,阜陽缺水,不再只是一個警告!

六成以上市民認為阜陽不缺水
“你感覺阜陽可缺水?”在世界水日當天,記者隨機問了約20多位市民這個問題。
家住阜城建行家屬院的劉季平表示,他從小就在潁河邊上長大,知道潁河、泉河在市中心交匯,且城區內的河塘也比較多,并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兩河相連,他認為阜陽應該是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城市。
“這還用問,阜陽哪可能缺水!”聽聞記者的問題,今年57歲的張大媽發出一聲驚嘆。張大媽說,她印象中原來阜城經常發生洪澇災害,而且一到夏季下暴雨,阜城很多地方還會出現大面積積水。“水多的都排不完了,咋可能還缺?”張大媽反問道。
在記者采訪的市民中,六成以上市民認為阜陽不缺水。大多數市民認為,阜陽河道多,阜城更是水網密布,且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,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。近年來我市未發生過嚴重的干旱天氣,雨水充沛,綜合以上因素應該不缺水。
只有少數市民表示,從一些媒體的報道中知道阜陽缺水,但究竟為何缺,缺到哪種程度并不是很清楚。
我市為資源性和水質性缺水地區
“那么究竟阜陽可缺水?”記者從市水務部門了解到的答案是:缺,且水資源現狀不容樂觀。
據介紹,我市年水資源總量35.58億立方米,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量相當,是一個水資源短缺地區,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只有400立方米。按照國際公認的用水緊缺程度標準,人均占有水資源量低于1700立方米的為用水緊張地區,低于1000立方米的為缺水地區。
此外,除水資源總量不足、人均占有量低,因地理位置特殊,氣候條件復雜、降水時空分布不均等因素影響,我市水資源分布極不均衡,南多北少,豐枯懸殊,不確定因素明顯,給水資源開發利用帶來很大困難。我市水資源總量在空間上明顯表現為南部多、北部少,且淮河在我市南部沿境而過,南部過境水豐富;境內因無水庫,河道的庫容不大,蓄水能力差;地表徑流在時程分布上表現為汛期多、非汛期少,全年60%以上的徑流集中在6~9月份,使得地表水的可利用量遠小于徑流總量,往往發生豐水時大量洪水排泄廢棄,干旱時又因蓄水有限,供水困難。因此,從水資源方面上說,我市是一個缺水地區。
也許,遍布城區的大小河流和河塘水溝給市民帶來了不缺水的錯覺,但細心的市民會發現,這些河流和河塘水溝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。據了解,阜城主要河流潁河、泉河為五類水質,雖然經過多年的整治,一年中達到四類水質的天數超過百天,但離生活用水三類水的標準還相差甚遠,基本喪失使用功能,陷入“守著河流沒水用”的困境。而污染有的是受上游的影響,有的是受本地污染源的危害。
近年來,我市境內河流水質整體雖略有好轉,但潁河、淮河水質未得到明顯改善。我市地表水功能區一級區34個,列入省考核的有17個,2012年監測顯示,全年平均水質類別符合水質管理目標的有8個,占47.1%;汛期、非汛期平均水質類別符合水質管理目標的分別有7個、8個,占比41.2%、47.1%;達標率有所提升,但總體水質較差,達標率仍不高。阜陽市城市飲用水水源地7個,涉及總供水人口173.7萬人,經市政府批準保護的水源地僅有2個,占總供水人口的49.8%。其他縣市尚未劃分城市飲用水水源地,存在保護措施不到位、水質污染等問題,水源地保護力度明顯不足,居民生活供水安全存在一定隱患。
因此,從水質性方面說,我市也為一個缺水地區。
過度開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
由于地面上的水資源有限或受污染,地下水便自然成了“香餑餑”。
以阜城為例,由于潁河、泉河等地表水水質達不到生活用水要求,阜陽城區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,便長期以開采中深層地下水作為城市供水水源。截止到2012年,阜陽城區共有在用的中深層井158眼,其中公共供水企業52眼,單位自備井106眼,同時還有各類淺層井近1000眼,除去供水管網未通的部分,阜城自備井應封閉480眼。阜陽城區中深層地下水日開采量約為9萬立方米,是允許開采量6萬立方米的1.5倍。
地下水過度開采造成的環境地質問題主要是地面沉降,發生在阜城城區及地下水的強烈開采地區,是由于深層孔隙水的過量開采,使孔隙水水位持續下降,含水層彈性釋水后骨架壓縮變形而固結引起的。
據阜陽市測繪院和安徽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地面沉降監測資料,阜陽城區地面沉降在不斷發展,地面沉降累記最大沉降量約為1567.2毫米,沉降區范圍北至伍明、南到袁寨長約30公里, 東到正午、西至程集寬約28公里,地面沉降面積715.7平方公里
而地面的沉降同時也造成阜陽閘底板多處開裂,閘墩錯位,潁河、泉河大堤下沉,嚴重影響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及經濟發展。近年來,沉降速度雖有減緩,但每年仍以30~40毫米的速度下沉。
水資源浪費嚴重令人痛心

“在我市水資源面臨的問題中,群眾節水意識淡薄、浪費水的現象較為普遍,也是問題之一。”市水務局水政水資源科科長馮春林告訴記者,就在我市水資源十分稀缺的現狀下,一些單位和個人浪費水資源的現象十分嚴重。
浴池未安裝感應噴頭等節水設施
浪費指數:★★★★
浴場、足浴、水療……如今,在阜城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洗浴店面。
3月19日,記者在潁上路一家浴池看到,池子里都是干凈的水,但泡澡的人很少。一位搓澡工告訴記者,一些市民覺得淋浴更干凈一些,基本沒人泡池子了,但少數顧客仍有泡澡的習慣,池子里的水還是一天一換,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。
記者走訪了幾家浴池發現,多數浴池使用的是扳手式淋浴噴頭,這種噴頭一般不節水,只有一家浴池采用了感應噴頭,也有顧客拿東西擋在感應器上,讓其“長流水”。且類似“生命之源,滴滴珍惜”等提醒消費者節水的標語,記者只在一家浴池見到。
據一家浴池的負責人介紹,過去的澡堂子就是洗澡,大家都是身上臟了才來洗,但現在的洗浴中心已經不單純是洗澡了,而是為了“享受”,不少市民有事沒事就來洗澡。且一些去浴池洗澡的顧客對于不經意間浪費水的現象根本不以為然,理由是“錢不能白花”。許多到浴池洗澡的顧客表示,自己家有熱水器,可就是感覺洗得“不爽”,到了浴池花點小錢可以隨便洗,比在家洗要劃算多了。
據了解,目前我市洗浴業用水主要是自來水,也有少部分在偷偷使用地下水。按檔次區分,大型浴池的用水量每月接近2000噸,中小型的每月也在300—400噸左右,其用水量相當驚人。
洗車店一年耗水近千萬噸
浪費指數:★★★★★
和人要經常洗澡保持身體干凈一樣,車臟了,自然也要“洗刷刷”。近年來,隨著阜城汽車保有量的飛速增加,遍布城區的洗車店成了名副其實的用水大戶,也成了水資源浪費的“重災區”。
目前阜城大多數洗車店采用的還是傳統的洗車方式——幾根塑料水管、一個大鐵桶、幾塊抹布外加一支高壓水槍,成了洗車店的全部配備。但凡需要清洗的車輛一到店里,幾個洗車工便將高壓水槍對準車身一陣猛沖,然后拿著毛巾上下擦洗。擦洗完畢,洗車工拿起高壓水槍又是一陣猛沖,一輛車子就這樣清洗完畢。
據調查,現在阜城最普遍的洗車方式是高壓水槍噴水式清洗,清洗一輛車需兩次用高壓水槍沖洗,耗水量高達150升,其間還有一次泡沫清洗,整個洗車過程耗時20分鐘左右,耗水量超過200升。
目前,我國一些發達地區的洗車行業管理規定,要求經營洗浴、游泳、水上娛樂、洗車的單位和個人,應當安裝使用節水設施、器具,安裝后還要堅持使用這些節水設施、器具。但據記者了解,我市洗車行業還沒有使用循環用水裝置的。
據人民路一家洗車店的負責人介紹,他們店平均每天大概洗30多輛車,每輛車大概用時20分鐘,用水0.2噸,一天下來大約用水6噸。目前阜城汽車保有量近百萬輛,按每輛車一周洗車一次,每輛車耗水0.2噸計算,洗車行業一年下來耗水就達近千萬噸。
市民節水意識淡薄
浪費指數:★★★
除了一些行業浪費水比較嚴重,部分市民節水意識淡薄,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導致了大量水資源的浪費。在走訪中,記者親眼見到不少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浪費水的行為。
3月20日上午,記者在沙河路附近某一工地看到,一支軟水管與水龍頭接口處不停地冒著水,在該水龍頭旁邊則站著兩名工作人員,但他們對于水龍頭冒水一事并不理睬,任水流。“這水龍頭關不上嗎,怎么一直冒水?”面對記者提問,一名施工工人表示,水管有些松了,導致漏水,但跟他們沒直接關系,他們只管把工程完成就行了。
此外,記者觀察發現,一些市民在家庭生活中不良的用水習慣也多。譬如:刷牙、洗澡涂肥皂時、接電話時不關水龍頭,洗衣服時開著水管等。
生活中最浪費水的地方在哪兒?答案是廁所。目前,坐便器每年浪費的水資源已成為城市浪費水資源的最主要部分。據介紹,抽水馬桶是家庭用水的“大戶”,占耗水總量的40%。這相當于一家人每交100元水費,有40元被扔進了馬桶。因此,選擇節水型坐便器顯得尤為重要。記者算了一筆賬:以每個家庭3口人計算,每人每天沖水4次,以9升馬桶為例,每月用水約為3240升;如果用6升馬桶則為每月2160升,不僅能節省1080升自來水,還能減少1080升污水的排放。
最嚴“控水令”出臺
據馮春林介紹,阜城的水資源還存在有效利用率較低的問題。在農業生產中,主要表現為灌溉方式落后,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數小,單方水生產糧食為1—1.5公斤左右,與發達國家比較相差近一倍;2013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84.83 m3/萬元,與發達地區比較還有很大差距;在居民生活用水方面,因供水管網漏失率在10%~15%之間,遠高于全國平均9.2%的水平。
據了解,資源性和水質性缺水、地下水過度開采、浪費水現象嚴重、水資源利用率低……這些問題,讓我市的水資源形勢嚴峻。為了解決阜陽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問題,政府及相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。
近日,市政府出臺《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》,旨在圍繞打造“四個”阜陽,以水資源配置、節約和保護為重點,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,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變。
《意見》明確了我市水資源最嚴格管理的目標。到2015年,全市用水總量按19.02億立方米控制(不包括貫流式火電冷卻水、非常規水源供水);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42%;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.575;主要河流、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54%以上,重要飲用水源地主要水質指標達到國家規定標準。到2020年,全市用水總量按省下達指標控制,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和農田有效利用系數達到省規定要求;重要河流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72%以上,城鎮供水水源地水質全面達標。
簡單來說,“三條紅線”就是為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控制、用水效率控制、水功能區限制納污進行管理。在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管理方面,日后,城市總體規劃、重大項目建設布局等,要依法完成水資源論證,否則將不得擅自開工建設和投產使用;各縣(市)區每年的取水總量也將受到控制,對取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縣(市、區),將限制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;嚴格規范取水許可審批管理,包括經濟開發區、工業園區在內的所有取水戶都要做到辦理取水許可證,堅決清理無證取水現象。嚴格管理和保護地下水,加強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,積極開發利用非常規水源,力爭到2015年,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污水處理量的35%。在加強用水效率控制紅線方面,我市將通過加強節約用水管理、強化用水定額管理、大力推進節水農業、大力推進城鎮和工業節水、強化對用水大戶的監管等措施提高用水效率。
同時,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也將“紅線”管理。嚴格入河湖排污口監管,對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區納污總量的地區,限制審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;依法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,禁止在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,已設置的由所在縣(市、區)政府責令拆除。
此外,我市還將落實水資源管理責任制,建立水資源管理考核制度,嚴格責任追究,實行水資源“三條紅線”管理掛牌督辦制度,確保管理落到實處。
打響水資源保衛戰
據介紹,水資源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。針對水資源面臨的嚴峻形勢,結合新出臺的最嚴控水令,我市一些水利專家也提出了一些解決水資源問題的辦法。
深挖水資源供給潛力,逐步優化水資源配置。以“挖掘地表水、穩定淺層水、控制深層水、鼓勵再生水、依托外調水”為宗旨,近期和中期以水質優良的淮河干流水和深層地下水為主,并逐步壓縮深層地下水開采使用量,遠期僅以淮河干流水源為主,中深層作為應急水源;工業用水以提高保證率為原則,從以地下水為主逐漸向以地表水和外調水為主過渡;農業灌溉以因地制宜為原則,淺層地下水和地表水兼用。
建立合理的水價格體系制度,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步伐。建議通過立法的形式,使水價與水價格管理體系合法化,體現“優水優價、超量加價”的原則,抑制不合理的水資源需求,促進多渠道投入以增加可供水方案選擇與實施。逐步提高水利工程水價、城市供水水價以及再生水水價,對不同水源不同類型的用水實行差別水價,充分發揮水價杠桿在用水需求和節約用水方面的作用。
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節水型社會建設步伐,大力推廣節水技術,加強節水管理,積極抑制農業灌溉和工業新鮮水量的增長,控制用水總需求的過快增長。生活用水以節水器具和節水觀念普及、減少城市管網損失、加強計量管理為重點;工業用水以推廣節水工藝、提高工業水重復利用率、加強用水定額管理、加強計量管理為重點;農業用水以大力推行節水灌溉技術為重點。
水利專家表示,近年來,為了緩解我市水資源危機,市水務部門也開展了大量工作,如積極向居民推廣節水技術,在市場積極推廣節水定時器、感應水龍頭;對不規范地下取水實施行政處罰、對超計劃用水實行加價、加強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的征收工作等,都是對個人或單位用水的約束。但不管是哪一種方法,都需要廣大市民的配合,只要市民在生活中從自身做起,時刻養成節水的好習慣,堅決遏制水資源浪費現象,再加上最嚴控水令的逐步落實,這場全民節水保衛戰就一定會取得勝利。


